基本信息
刘荣,男,1964年6月出生。1995年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获医学博士。在肝脏外科、胰腺外...展开
刘荣,男,1964年6月出生。1995年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获医学博士。在肝脏外科、胰腺外科、胆道外科和微创外科有较深的造诣。
在国内首先研究了EGFR、DCC和人肝细胞癌临床特征间的关系,证明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不仅能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而且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和癌旁肝组织中分布异常。提示DCC缺失是参与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基因改变之一。国内首先研究了CD44、APC/MCC和肝细胞癌临床特征间的关系,表明CD44在早期肝细胞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证明了癌细胞中表达的CD44变异分子可能是为了披上伪装的外衣,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识别而免于被杀伤。说明了APC/MCC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根据对c-met的研究首先提出在肝癌切除术后应限制HGF的应用,解释了在部分肝癌患者瘤灶切除后短期内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建议在肝癌术后,一般不应使用HGF,以免HGF促进高表达c-met肝癌细胞的转移。国内首先发现nm23在肝癌中的表达特点与其它肿瘤明显不同,证明nm23在肝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临床研究提出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活检导致的种植不应忽视。临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征,切忌滥用。首先提出,即使术后出现穿刺针道的种植转移,也不应放弃治疗,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在黄志强院士的指导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血管预阻断下的胰头部巨大肿瘤切除、转流和不转流下的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总结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并提出肝叶切除可根治部分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肝外胆管取石、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脏恶性肿瘤的射频等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承担科研基金课题:"腹腔镜肝切除微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始于1991年,Reich等报道了世界首例腹腔镜肝局部切除术,此后,虽然众多学者做了不少探索,但是只有零星的报道,病例数量有限,而且病例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仅限于对位于肝脏边缘或左外叶的病灶行边缘性局部切除或左外叶切除,对大块的肝切除仍难以涉足,文献中未见有半肝切除的报道。因此腹脸镜下肝切除手术是难度极大的手术。目前,已于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肝切除手术40例、胰腺癌切除5例及脾切除5例手术,其中腹腔镜胆管癌骨骼化切除属国际首例。己总结并发表论文10余篇,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军队科研项目:"异种肝移植的研究"和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主要完成人。肝癌转移机理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肝癌的基因研究和肝癌转移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全国普外论文三等奖(1994年,2002年)。对肝癌的综合治疗进行了长期的临床研究。 隐藏